通过当代画家的神来之笔,撷取了二十多个牡丹发展的重要历史场景,系统展示了牡丹从一个野生植物,发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国花的辉煌历程;揭示了“国运昌时花运昌,太平盛世喜牡丹”的历史哲理。
里面有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汉白玉雕像。它高约4米,重12.6余吨,采用四川汉白玉精功雕刻而成,晶莹剔透,栩栩如生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欧阳修汉白玉雕像。为什么在此树一尊欧阳修的雕像呢?因为他与洛阳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欧阳修生于1007年,卒于1072年。他于天圣年间举进士甲科,1031—1034年间任洛阳留守推官,23岁的他就写下了闻名于世的《洛阳牡丹记》,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的牡丹专著。他在《花品序》中讲到:牡丹出丹州、延州,东出青州,南亦出越州,而出洛阳者,今为天下第一。从此“洛阳牡丹甲天下”闻名海内外,流传至今。他还写有不少牡丹诗词,为牡丹文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。 |